《易理熵机》目录 :
http://gxstructure.blogspot.com/2015/12/02.html
02_02_03 天外化天
上述每一步飞跃,皆使“系统”进入并启动另一重更复杂的互动结构,即所谓“太极”。而在这新启动的“太极”观点而言,之前一个层面的“质能动静”虽然也有结构,但对于新的“太极”而言,都是混沌的“无极”。例如我们形容散落地上的砂砾时,不会关注其原子的有序震动。
被称为“无极”的混沌,在不被关注的微观尺度,具有规律、结构也是理所当然的,不然那些初阶混沌也不可能像《大历史》描述那样,一步一步“进化”出后续有序的层层“太极”。所不同者,后一阶段的太极已把上一阶段的初等秩序假设为理所当然的,故此只关注自己层面的“质能动静”。
就好比军官管理士兵的时候,已假设士兵的呼吸与血液循环是基本正常的,故此军官只关注如何调兵遣将,并将那些身体机能正在有序运行中的乌合之众,也理解为混沌状态。
而按“自无极而为太极”的常理,一帮乌合之众相互交往时间够长的话,总有机会发展出刚好能满足启动下一阶段复杂性的黄金条件(《大历史》的说法),变成军队、黑帮又或者是企业。或起码会是村落和家庭 - 只要这帮乌合之众没有过早消散四方。这是因为,就算往往会被假设为按规律办事的个人,其实也是一个有偏差波幅(涨落)的活动个体,众多个体长期频繁地稍有偏差来活动交往,便等于时刻在探讨着无限的“进化”可能。不断尝试以个人做单元,来发展组织秩序的更高层次“太极”,自觉与不自觉地屡败屡战 -- 直至“天地定位”的纯阴或纯阳(质、能、功、熵)驱动要素被耗尽为止。
© 2018 Danny Yeung. 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
上一节:02_02_02 广义万有引力
下一节:02_02_04 环内化环 长鞭效应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