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11月26日星期一

02_02_04 环内化环 长鞭效应

《易理熵机》目录 : http://gxstructure.blogspot.com/2015/12/02.html

02_02_04 环内化环 长鞭效应

层层叠架的太极,虽然每一重的变化,在结构上都和前一重截然不同。但彼此还是有可能存在简单的关联,而这关联往往会最易体现在“数”方面。传统“术数”就包含多种多样的”数“,可灵活探讨不同层次”太极“之间的关系。但可惜的是,要精通”术数“实在很不容易,而浅谈的话只会流于空泛迷信。所以,下面选用了比较呆板的商业周期来作示例。

以下是几个比较著名的商业周期,虽然有大量的学术研究,但学术界对此尚未有一致的结论,所以还有很大的探讨空间。

- 约 4.5年的基钦周期(Kitchin Cycle 3-5年),估计是由生产决定到产品完成的时间差,所引致的商业误判,而衍生出来的循环。其盛衰或透过库存量或其其富裕短缺的状态来反映。

 - 约 9 年的朱格拉周期 (Juglar Cycle 7-11年),估计是由投资设备的决定到顺利生产的时间差,所引致的商业误判,而衍生出来的循环。其盛衰可以透过产能投资量或其使用率来反映。

- 约 18 年的库兹涅茨周期(Kuznets Cycle 15-25年),约是 Jugler Cycle 的 两倍。是房地产或基础建设盛衰的循环。也是因为预见需求动工兴建,到落成售卖之间有时间差所引致。

- 约 54 年的康德拉季耶夫长波 (Kondratieff Wave 45-60 年),普遍猜想与科技革新有关系。但若要仔细描述,则也许还要联想到每一代所累积的发明创新,都要等上一代人淡出后,才能融合一起,落实在大众的生活习惯的彻底改变,成为经济增长的爆发新动力。例如在现今的世代退场之前,纸张书籍还继续会是主流,很多电子书的潜在优点和一连串的关连科技,虽然已经技术上十分成熟,但依然未具备实现连锁爆发的条件。

商业周期的研究人员,多相信这些几个循环虽然没有很固定的周期,但他们的转折点往往倾向同时发生,即每个康德拉季耶夫长波往往包含了3个库兹涅茨周期,而每个库兹涅茨周期有包含了两个朱格拉周期或4个基钦周期。

情况就等于在54年的康德拉季耶夫长波长期间,连续多年都感觉不到明显变化,事物可以随机波动,犹如“混沌”。于是,一些凑巧具备“万有引力”性质的互动关系得以建立,催动出康德拉季耶夫长波长以内的其它周期。

按此来理解商业周期,虽然合情合理,但现实的经济数据和发展,是受到多方面的因素所影响,故此细致的理论分析及验证,目前尚存在很多疑问。

例如经济学有所谓“长鞭效应”(Bullwhip effect),意指短期的供求误判,会在下一轮做供求决定时,向反方向扩大误差,因而产生越来越大的波幅循环。将偶然发生的小涨落,扩大成明显循环周期及波幅的机制,是随机产生大量自组织周期的源头。在不同学的术领域,大概都有类似的作用,产生这些作用的原理,可能表面上大不相同,但放大随机波动的结果却是类似。

可是,什么类型的波动模式在碰巧扩大之后,能够长留在系统里面,抵著往后的冲击,避免快速耗散?这恐怕暂时尚难以量化分析。

《易》曰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,答案或许就其中。


© 2018 Danny Yeung. 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

上一节:02_01_03 天外化天
下一节:02_02_05 气的乐章 大医治国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